“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提出、内涵把握与样态呈现
当前提出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既是基于我国思想理论教育的需要,也是对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亲和力 深入追问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既表现于全人类层面,也表现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层面。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的亲和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人的亲和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对普通群众的亲和力。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亲和力的多样态呈现,做到既注重亲和力又不唯亲和力,全面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亲和力;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特别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既是一个新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通常只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或思政课的亲和力,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引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或者“马克思主义有没有亲和力”的问题?如果有,那么它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实质又是什么? 以及怎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特别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从而增强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加以探讨和把握。
一、“亲和力”之分析
“亲和力”是我们日常语言中一个常见的词汇,虽然从字面上就可以大体知道它的意思,但还需要从词源和学理上加以把握。《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亲和力”一词,指“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的力”这表明它反映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亲和力”对应的两个英文词appe-tency和affinity,也都是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中的概念。具体地说,“亲和力”一词原系瑞典化学家白格曼在1774年创造的一个拉丁文术语attractioneselectivae(“选择的亲缘关系”),即两种或多种元素之间相互趋近和聚合的力量。意思是说,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间相互吸引和聚合的力量是各不相同的,当多种元素相遇时会发生相互“选择”,结果是亲和力更强的会聚合在一起。显然,“亲和力”概念最初来源于化学领域,解释的是自然界的化合反应,但随后被引入社会领域并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情感关系。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是德国大文豪歌德。他在1809年发表了一部长篇小说《亲和力》,书中讲述的是一对夫妇本来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但随着一男一女的到来,这种和谐被打破了,由于亲和力的不同,他们进行了重新选择,结果二人分别爱上了别人,最终导致了家庭的悲剧。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歌德用自然界的亲和力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表示赞同,并且有些人还从道德立场上对此加以抨击,但也由此可见,“亲和力”一词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和普适性。不论怎样,“亲和力”逐渐地从一个自然科学术语转变为一个社会生活用语,并进一步被引入社会科学特别是现代管理学。在管理学中,人的亲和力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而培养和增强人的亲和力则是人力资源开发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亲和力”一词在我国进一步越出人际关系和管理学范围,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概念,频繁出现于党和国家的主流话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因而我们应该重视这个概念,并从学理上去把握它的内涵、特征和语用要求。
首先,亲和力既是一种事物本身具有的由内而外的力量,又是一种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的力量。它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和力量,它表现于外,并因此为人们所感受到,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外部力量,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力量。它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是事物内在性质的外化体现。“亲和性”“亲和力”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前者表征的是性质和状态,后者表征的是作用和影响。事物总是先具有亲和的内在品质,而后才在外部特征上体现为亲和力。外表上的亲和特征可以模仿或假装,但终归不具有真实性,而且也不能持久。需要注意的是,亲和力虽然是一定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力量,是一种自性和自力,但它不只是一个属性范畴,而且也是一个关系范畴。一事物的亲和力是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离开了外在的其他事物,该事物就体现不出自身的亲和力。
其次,亲和力既可以是一种单向性的力量,也可以是一种双向性的力量。亲和力作为一种吸引力或影响力,既可以是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单向的吸引和影响,也可以是事物双方的相互吸引和影响。但最典型的情况通常是彼此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趋近。歌德的《亲和力》一书,德语原名为DieWahlverwandtschaften,用的是复数,指的是双方之间的亲和力,而不单指某一方面的“亲和力”。这表明“亲和力”通常是双向的。作为对象的一方,并不是消极被动地“被吸引”或“被亲和”,而是双方相互趋近。当然,在双方共同的亲和力中,可能有主有次,并不完全是对等的。这一点是与力学中完全对等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同的。
再次,亲和力既是一种亲缘性力量,又是一种选择性力量。它作为一种双向相互亲近的趋向,并不是可以发生在任何两个物体或两个人之间,而是发生在两个特定的物体或主体之间。可以说,在多数事物之间并不具备这种相互的亲和性,而只有少数适配的双方之间才会发生这种亲和力,因而可以说是有选择性的。从德语来看,“亲和力”一词是由“选择”(Wahl)和“亲缘”(ver-wandtschaft)两个概念合成的,也就是说,“亲和力”具有选择性和亲缘性,是基于亲缘关系的选择。这种吸引力之所以发生,深层原因在于二者具有一种互补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二者相差异甚至相对立,即在某个方面具有相反的性质,从而能够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完满性。正如物理学中所说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但这种差异或对立,又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双方有共同的基础和彼此贯通的性质,因而二者的差异或相反的属性才能够成为互补的建设性力量。如果双方没有共同基础,那么性质相反的双方之间就是势不两立的排斥关系了。
最后,亲和力既是一种拟人性表述,又是一种人文性力量。“亲和力”能够从自然科学概念转化为社会科学和思想理论概念并不是偶然的,不只是源于科学中常见的概念扩展,而是与“亲和力”本身的特征及其表述的拟人化相关。虽然它最初表达的是自然现象,但它采用的是一种拟人化表达。不论是“亲缘”还是“选择”,都是属人的现象,至少是生命界的现象。特别是“亲和”这种汉语表述是极为人性化的。似乎这个概念天生就更适合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不只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还具有更浓厚的社会性、人文性含义。它是人性与人性的相互吸引,社会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一致共鸣,是一定社会中人文精神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中所说的“亲和力”是具有价值属性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基于正义立场的善性力量。自然界中的“亲和力”无所谓是非善恶,但在人类社会中“亲和力”还是有善恶之分和价值导向的。我们所说的亲和力总是与善良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的。坏人与坏人之间也会臭味相投,但这并不是我们所界定的亲和力。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是在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相关事业的意义上讨论亲和力问题的。社会事业总是复杂的,正义的事业中也会混入坏人,非正义的事业中也可能会有误入的好人。就某一个人来说,他可能因为内心的善良和良好的教养而具有亲和力,但如果他是有意无意地为反动势力张目,那么他的亲和力就成了“毒药”,就是一种危害性的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的提出
从抽象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一个亲和力问题。特别是在它对外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会体现出自身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先进分子和无产阶级的欢迎,也与其亲和力相关。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明确提出和系统讨论过“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问题。
在当今中国的思想理论界,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问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特别是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提出来的。它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于思政课的亲和力中,并且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凸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且重大的理论问题。
习近平曾在关于外交工作的论述中,就我国的国家形象而提出并强调过“亲和力”,后来又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上突出强调了“亲和力”。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①。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②这“三性一力”就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唯一的“力”就是“亲和力”。由此可见习近平对思政课“亲和力”的高度重视,以及这个问题的特殊重要性。
以往我们在谈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效果时,常用的词汇是“吸引力”“感染力”,后来才提出和使用“亲和力”。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很快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和使用,成为一个十分常用的概念。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个词汇更有新鲜感,因而人们也更乐于使用它;二是因为这个词汇在字面上就给人以正面性和亲近感,而不是像“感染力”中“感染”一词具有病毒学和疾病学的来源;三是因为“亲和”一词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符合中国人深层的文化心理。因为不论是“亲”还是“和”,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要素和标识性字眼,是中国人历来所深刻认同的理念。
在思政课“三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中,“亲和力”处在首位并且是“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作用的基础。从人们接受外来影响的心理过程来看,一件事情总是需要先体现出“亲和力”,使人不反感并易于接近,而后才能有机会发挥其对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果开始时不能给人以亲切可近的印象,而是使人保持着心理上的距离和警惕,甚至一开口就把人吓住了,那就不会吸引听众驻足,也就无从发挥自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来说,亲和力是第一个环节,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后续的环节。“吸引力”“感染力”都是在“亲和力”的基础上产生和生效的。而且由于“亲和力”本身的涵容性,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把“吸引力”“感染力”包含于自身之中,成为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大概念。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亲和力,首先体现为思政课教师本人的亲和力。思政课教师是一个多重身份相叠加的称呼。作为教师,他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直接面对学生开展工作,在师生关系中实现自身职责,因而本身就应该是有亲和力的。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师是“人民教师”,有着突出的人民性,在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上有更高的要求,因而更应具有亲和力。而且,思政课教师又是人民教师中更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向他们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更高要求,因而也更应该具有突出的亲和力。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亲和力,更直接体现为思政课教师实施教学的亲和力。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集中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习近平也是从授课过程和授课效果的角度,以及从多个教学环节相配合的角度来谈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习近平强调:“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③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把握他们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在教学设计阶段,要在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设计教学步骤,合理穿插和融入学生所关心的内容,使教学更符合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不仅要实现好教学设计,而且要展现出思政课教师应有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展现出应有的精神气质、仪容仪态,以及发挥高超教学艺术。所有这些,都是教学亲和力的直接表现。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亲和力,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亲和力,更是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在思政课教学中,内容是更重要的,因为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上的亲和力当然是重要的,但如果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都集中在教学形式上,那同样也是不够的、无根的。因此,更要从思政课教学内容上去考察亲和力问题。只有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亲和力,再加上教学形式和教师人格上的亲和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教学亲和力。如果教学内容本身远离时代、远离社会和人生,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那么它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亲和力就会很有限。而教学内容的供给,首先取决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取决于国家通用思政课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规定,同时也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和处理。就前者来说,这是国家事权,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主导意识形态需要,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所有这些课程及其内容,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从根本上说是具有亲和力的。只要思政课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要求,更好把握和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思政课教学内容也是具有亲和力的。
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中,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无疑是十分广泛的,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所有这些内容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要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以及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当代世界和中国问题的内容。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④因此,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也就是说,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归根到底也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这样,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就明确地提出来了,并显示出自身的重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亲和力的内涵
我们能不能谈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亲和力?回答是肯定的。亲和力是各种各样的,有自然事物的亲和力,也有社会事物的亲和力;有人格的亲和力,也有人的活动及其产物的亲和力;有社会事业的亲和力,也有思想理论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表现,当然也可以有而且必然有自己的亲和力,我们也完全可以研究这种亲和力。
当然,我们不能孤立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关系上来谈论这个问题。因为亲和力是双向性的,它是一种关系范畴,它必然要关涉自己的对象。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是相对于它的传播对象而言的,指的是它能够使人们感觉亲近而不排斥,并最终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掌握。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象有群体与个体之分,因而它的亲和力也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
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人类层面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继承和发展了有史以来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成果。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⑤马克思主义关心人类命运,致力于人类解放事业,并在现代社会引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因而对于真正致力于人类进步事业的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有亲和力的。
马克思主义是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它不仅在价值性上具有人类属性和人类亲和性,而且在科学性上也具有真理的亲和性。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的力量,而这其中就包含着一种亲和力,包含着对追求真理的人类心灵的吸引力。人类的心灵世界固然复杂多变,并不总是服膺于真理,而常常陷入谬误之中,但从根本上来说,应该肯定人类心灵是更为趋向于真理的,随着人类的发展就更是如此。真、善、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而“真"排在第一位,它是"善”和“美”的基础。那么,既然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真理,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真理,那么它一定会对于那些热爱真理、寻求真理的人们具有亲和力。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⑥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更在于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层面的亲和力,由于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存在而受到了限制。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往往是在一定的阶级中生活,其眼界和倾向受到阶级利益的影响。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虽然常常以全社会或全人类整体利益为标榜,实际上则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特权。资产阶级虽然身处人类交往普遍发展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期,因而具有一定的世界眼光,但他们并不能真正代表人类利益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真理。相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因而,他们绝不会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但这无损于马克思主义亲和力,因为这种亲和力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那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寻求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它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体现着人民的愿望,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正因为如此,它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具有根本的亲和力。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有着人民性立场,而且指导着人类的解放事业,即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数百年来的愿望和追求,但长期处在空想阶段,只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才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并继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人民群众从事业发展和利益实现的切身感受中,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最后,马克思主义具有人生层面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但它并不是像以往有人说的那样,有什么“人学空场”,似乎对个人不感兴趣,对人生没有启迪作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仅关注社会和集体,也关注个人和人生。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只关注个人当然不能懂得社会,而如果不关注个人,也同样无法真正把握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没有停留于个体的人,但包含着个体的人,而且将社会的发展落脚于社会成员个人的发展。众所周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而这里讲的就是个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观点,关于人的需要和人的利益的观点,关于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观点等,都具有突出的人生指导意义。凡是愿意过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生活的人,凡是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人,都会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当然,人的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会遇到某种严重挫折和沉重打击。当一个人陷入某种不幸境界的时候,特别是失望、绝望而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会觉得老庄哲学和宗教安慰更有亲和力。从心理抚慰方面来说,这并非毫无意义,但从根本上说,人生应该是积极入世的,应该是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挫折在所难免,消沉时有出现,但总是要尽快从中走出来,走向积极进取的生活。而在走上人生奋斗正途的时候,就更容易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四、更好体现马克思主义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亲和力,但这种亲和力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新时代新征程思想理论教育中进一步体现和展现出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亲和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首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与东方的中国有较远的空间距离。同时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理论时吸取的直接文化资源来说,当然也是更偏重于西方文化。因此,尽管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对中国来说还是打着外来文化的印记。也正因为如此,当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就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基本原理也是同样适用于中国的。但为了更快更好地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发挥指导作用,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扎根。我们常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就意味着不仅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呈现形态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社会需要和文化心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亲和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特别是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三次历史性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扎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亲和力。
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人的亲和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亲和力具有时间向度。人们通常对于同时代的和现实性强的事情更容易有亲近感。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和当代价值是它亲和力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通过跟紧时代变化并与当今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来拉近与人们的心理距离。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得到人们的认同,不仅是因为它的道理具有普遍性和恒久性,而且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始终紧跟时代而不断发展。当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直接与现实相关的时候,当人们遇到现实中的困难而直接向马克思主义求教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马克思主义近在眼前而不遥远,从而就感受到亲和力。
再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对普通群众的亲和力。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尤为重要。因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人民大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接受。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会遇到马克思主义亲和力问题。其亲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普通民众接近和接受的程度,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在普通民众中的亲和力与其通俗化表达有直接关系,因为通俗易懂的道理自然更有亲和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大知识分子,他们的著作和理论具有深湛的学理和博大的体系,因而并不是普通民众都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为此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用中国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通俗地表述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仅有通俗化的要求,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也有学理化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注重学理的知识者来说,一味地通俗于他们未必满足,而更深的学理性和理论性,反而对他们而言是更大的亲和力。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通俗化解读,也需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和讲话的学理性解读。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通常是足够通俗的,因而并不需要一味地追求通俗化,而是要有适当的学理化。这与通俗化是不矛盾的。
最后,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更好更全面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其中,“思想性、理论性”侧重体现守正的要求,即思政课教育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不能降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品格;而“亲和力、针对性”则侧重于守正基础上的创新,它要求思政课教育教学通过多方面多环节的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同时,要注意全面灵活地把握“亲和力”的内涵和要求,既要以亲切温馨的方式展现马克思主义,使人们如沐春风,也要注意不能一味地把马克思主义“柔性化”,而是要把“春风化雨”与“惊涛拍岸”结合起来,恰当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阳刚气质。另外还要注意:亲和力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唯一的特点和优点,它并未穷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和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亲和力,又不唯亲和力,而是从更高站位、更大视野去全面认识、把握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威力。
参考文献: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10)
终审:“中社学人”责编曹野